申長雨強調:構建“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生態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申長雨在浙調研強調:構建“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生態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浙江杭州9月15日電(柴占陽 鐘衛平) 圍繞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申長雨今日赴浙江杭州開展專題調研,聚焦知識產權如何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這一重大課題。他強調,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和保障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構建與人工智能發展相適應的知識產權生態體系,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調研期間,申長雨實地考察了新華三集團等人工智能領域創新主體,并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與來自新華三、之江實驗室等8家人工智能企業及科研機構的代表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在前沿技術攻關、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構建等方面的實踐與探索,認真傾聽并現場回應了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全鏈條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及政策訴求。
申長雨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保障。國家知識產權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順應科技發展趨勢,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雙向賦能,著力構建充滿活力的“人工智能+” 知識產權新生態。
申長雨進一步闡述了當前和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方向。
一是要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制度創新與頂層設計,持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審查標準和政策體系,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清晰的法治保障和穩定的制度預期。
二是要大幅提升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的保護效能,通過建立快速審查、協同保護、維權援助等一系列專業化機制,構建大保護、嚴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工作格局,激發企業敢闖敢投的創新活力。
三是要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破解轉化難題,暢通供需對接,推動一大批人工智能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提升重點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和整體效能。
四是要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人工智能知識產權全球治理,推動構建平衡包容、普惠共贏的國際規則體系。
五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主體的常態化溝通機制,精準把脈企業需求,持續優化政策措施和服務供給,提升政策的感知度和實效性。
申長雨對浙江省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知識產權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肯定。他特別強調,浙江省知識產權局要進一步發揮好連接國家戰略與地方實踐的橋梁紐帶作用,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助力企業破解在知識產權全球布局、成果轉化、維權保護中遇到的實際難題,為全國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浙江經驗”。
浙江省知識產權局黨委書記、局長謝小云在座談中表示,浙江將堅決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部署要求,以全面深化知識產權領域綜合改革為抓手,進一步優化 “雙向直達”的服務機制,精準聚焦企業在供需匹配、融資支持、產業鏈強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將持續推進高價值專利的培育與轉化,努力讓知識產權的“金種子”茁壯成長為現代產業的“搖錢樹”,讓更多的“好專利” 加速轉化為市場中的“好產品”、發展上的“新紅利”,為浙江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和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
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司局負責人陪同調研。

相關熱詞搜索: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