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供需對接平 強化技術精準幫扶
搭建供需對接平 強化技術精準幫扶
鄭州二七區探索檢驗檢測服務新模式
河南鄭州9月16日電(柴占陽 劉曉青)如何有效破解中小微食品生產企業檢測能力薄弱、質量把控難的問題?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一場別開生面的 “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作出了創新回應。
今日,該局組織轄區17家食品生產企業走進河南國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實操演示、技術交流和供需對接,為企業提供精準技術幫扶,助力食品產業提質升級。
活動聚焦二七區現代食品產業鏈中的檢驗檢測關鍵環節,針對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檢測設備不足、專業人才匱乏、標準理解不到位等痛點,組織專業檢測機構開放實驗室,開展面對面、手把手的教學交流。河南國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派出多名技術骨干,圍繞菌落總數、酸價、食品添加劑等監督抽查中不合格率較高的項目,分三組進行現場實操演示,并詳細講解國家標準要求、檢測流程及常見問題處理方式。
“我們自己檢測時經常對邊界值把握不準,今天終于弄明白了采樣量和培養時間的標準控制方法!”一名參會企業的檢測人員興奮地表示。
通過專業技術人員一對一的指導,企業代表不僅明確了檢測規范,更理解了數據背后的質量意義,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技術難題。
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翼指出,檢驗檢測是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核心環節,更是企業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門檻。本次活動旨在搭建“企檢對接”平臺,推動檢測資源開放共享,幫助中小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產品質量管控能力。
據悉,二七區現已集聚多家食品生產企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現代食品產業鏈。然而,部分中小微企業仍面臨檢測成本高、送檢流程繁、技術更新慢等挑戰。此次開放日活動不僅是一次技術幫扶,更是一次供需雙側的有效對接。參與企業可直接與檢測機構建立聯系,商討長期合作方案,為實現“小批量、高頻次、低成本”的檢測服務創造了條件。
張翼表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深化“檢測機構+生產企業”協作機制,推動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服務生態。下一步將圍繞食品產業鏈發展需求,組織開展更多專題性技術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區域共享實驗室,幫助企業提升自檢能力,為構建更高水平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注入新動力。
專家指出,此類活動創新了市場監管部門服務企業的方式,變“被動監管”為“主動幫扶”,通過技術賦能幫助企業筑牢質量根基,不僅提升了監管效能,更優化了營商環境,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關熱詞搜索: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