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
河南周口: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
——河南省省委書記劉寧深入扶溝縣、鄲城縣調研秋糧生產與農業發展
河南周口訊(柴占陽 鐘衛平)時值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9月21日,河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赴周口市扶溝縣、鄲城縣,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科研平臺和紅色教育基地,就秋糧生產、產業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紅色文化保護傳承等進行實地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新質生產力,奮力推進農業強省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此次調研的兩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扶溝古稱“桐丘”,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的故鄉;鄲城為“中國書法之鄉”,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文化底蘊深厚,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注入了獨特的人文精神 。
穩產保供,筑牢 “中原糧倉”根基
周口作為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始終將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在扶溝縣汴崗鎮水泉村的高標準農田里,連片的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這片有著深厚農耕文明積淀的土地,如今正煥發著科技興農的嶄新面貌。劉寧與農技人員深入交流,仔細察看玉米籽粒飽滿度,詳細了解秋收準備、病蟲害防治、氣象災害應對等情況。
“糧食安全是 ‘國之大者’。” 劉寧指出,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必須落實落細各項增產措施,分品種、分區域精準抓好田間管理,尤其要緊盯病蟲害和早霜、連陰雨等潛在風險,提前做好防范預案,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為確保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向榮糧油農貿有限公司,劉寧重點關注了糧食收儲、加工轉化等產后環節。他叮囑隨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要未雨綢繆,密切協同,及早謀劃并細化糧食收購和收儲方案;要統籌做好烘干晾曬、農機科學調配、市場運行調控等各項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農民順暢售糧;同時,要大力推進秸稈等副產物的資源化、高值化利用,探索高效集約模式,助力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創新驅動,賦能農業全產業鏈升級
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延伸。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聚焦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主題,已初步構建起從育種、種植到加工、研發的小麥全產業鏈體系。劉寧先后走進示范區的科創中心、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省作物高效生產與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以及科研試驗示范基地,與科研人員親切交談,詢問小麥新品種選育、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情況。
“從一粒種子到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這既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大局,也直接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劉寧強調,要以國家農高區建設為重要抓手和平臺,強化目標牽引,有效整合省內外的優質科研資源和力量,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瓶頸;要加速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應用,真正讓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大田、融入產業,做強做優從 “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不斷提升農業的質量效益、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鄲城縣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寧看到了“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生動實踐。這家企業以玉米為原料,通過精深加工生產丙交酯、聚乳酸等生物基新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可降解制品、醫藥、化工等高附加值領域。劉寧詳細了解了企業科技研發、生產工藝、市場銷售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鼓勵企業堅定走綠色、創新發展的道路,持續深化產學研用融合,不斷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在生物制造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勇于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這篇大文章,提升產業帶動能力。鄲城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著“王子升仙” 的古老傳說,如今更書寫著科技賦能、產業興農的現代傳奇。
紅色傳承,凝聚奮進力量
調研期間,劉寧專程來到位于扶溝縣的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扶溝是英雄的故鄉,這片土地孕育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錚錚誓言和愛國精神。劉寧瞻仰紀念設施,察看革命文物,深入了解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管理運行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情況。他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寶貴的紅色資源,深入挖掘和闡釋其時代價值;要大力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持續做好抗戰史料文物的研究整理和英烈事跡的宣傳展示工作,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銘記光輝歷史、汲取奮進力量,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傳,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統籌發展,擘畫縣域振興藍圖
調研中,劉寧聽取了扶溝、鄲城兩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匯報。他對兩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扶溝的紅色文化與現代農業,鄲城的文化產業與農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表示肯定,并對下一步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他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全省 “1+2+4+N”目標任務體系,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持之以恒促發展、惠民生、增福祉。
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利用扶溝的紅色資源、鄲城的文化底蘊等獨特優勢,積極探索傳統農區新型工業化之路,科學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最為關鍵的是,要始終扛穩糧食安全這一重任,在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的同時,培育壯大具有地域特色的縣域富民產業,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多措并舉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讓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更多周口力量。
省委常委、秘書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星一同參加調研。

相關熱詞搜索: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