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鄭州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綠城廣場上 市民們拎著剛買的蔬菜水果 在“你送我檢”快檢臺前排起了隊 想給自家的食材做個“體檢”
河南鄭州訊(柴占陽)2025年9月25日上午,鄭州市食品安全宣傳周廣場咨詢活動在綠城廣場舉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科協等部門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形式,與市民面對面交流。
活動現場設置了宣傳展臺與主題展板,工作人員向市民詳細講解食品安全常識,重點介紹了日常生活中辨識假冒偽劣食品的實用技巧。
一、全民參與: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檢測
活動現場,“你送我檢”專區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工作人員現場展示農殘檢測儀等專業快檢設備,對市民提供的肉類、蔬菜、水果等日常食材進行快速檢測并全程演示操作流程。
一位帶著孩子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表示:“看著自己買的蔬菜幾分鐘就能測出農殘是否超標,這樣的檢測直觀又放心。”
“你送我檢”活動不僅讓市民近距離了解食品質量把關環節,更增強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認知度和信任感。
與此同時,鄭州市鄭東新區也在北龍湖金融島開展了類似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利用快檢車“流動實驗室” 的優勢,現場對群眾送檢的蔬菜、水果、食用油、餐具等21份樣本進行檢測,重點篩查農藥殘留、非法添加劑等高風險指標。
二、尚德守法:構建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
本次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這一主題強調通過崇尚道德、遵守法律、社會共治的方式實現全民共享食品安全環境。
“尚德”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強化道德自律,誠實守信、拒絕假冒偽劣,主動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守法”則強調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依法經營、落實食品安全生產責任。
鄭州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推動形成 “政府監管、企業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 的共治共享格局。
三、透明工廠:揭開食品生產“神秘面紗”
宣傳周期間,鄭州市還組織開展了 “代表委員看企業”“媒體記者進企業”等活動。通過實地觀摩和座談交流,向社會各界展示食品企業質量管理和生產全過程。
9月18日,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媒體記者走進鄭州頂益食品有限公司和鄭州仟吉食品有限公司,親身感受鄭州在筑牢食品安全防線上的實踐與成效。
在頂益食品公司生產園區,從面粉處理、面團壓延、蒸煮、油炸到冷卻包裝,一道道工序在**全自動化生產線**上無縫銜接。
一位人大代表感慨道:“親眼看到每一包面餅都要經過這么多道關口,對品牌的質量管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確實非常嚴格。”
而在鄭州仟吉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員介紹: “幾年前,仟吉已經開始為吐司、面包等產品更新‘清潔標簽’,讓顧客看懂配料表,清楚地知道自己吃了什么。”
四、智慧監管:科技賦能食品安全
鄭州市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積極引入科技力量,提升監管效能。截至目前,鄭州市已有296家食品生產企業配備食品安全總監,178家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這些企業實現了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可追溯。
鄭州市還積極推進智慧監管,依托 “互聯網+監管” 平臺,推動食品生產企業接入“陽光工廠”系統,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關鍵控制點實時監控。
此舉大大提升了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提出將網絡交易各主體及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等納入監管范疇。
填補了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中的空白縫隙。
五、未來展望: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
鄭州市食品安全工作專班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堅持德法并舉、社會共治。
加快構建 “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主責、公眾參與”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方曉華表示,將試行產地準出分類監管制度。
對部分抽檢合格率偏低的品種,根據生產方式、質量控制能力劃分質量安全風險等級。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長田建新指出,從食品的種植養殖、到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再到餐飲消費,各個環節都有標準可依。
這些標準涵蓋日常消費的340余種食品類別,為全鏈條監管提供依據和支撐。
---
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鄭州市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將“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理念傳遞給廣大市民。
從綠城廣場的廣場咨詢活動到食品企業的開放參觀,從“你送我檢”的互動體驗到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宣傳,每一項活動都凝聚著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
正如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陳慧中所言: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相關熱詞搜索:
參與評論